低透气性煤层的“救星”:这款造穴装备为什么能适配不同矿区?


发布时间:

2025-08-31

作者:

来源:

​我国煤层地质条件复杂得像“万花筒”,但最近一款“液压芯杆瓦斯增透装备”,却能在不同矿区“通吃”,秘密就在于它的“适配性设计”。

首先,它对煤层硬度“不挑”。液力推进器能提供50kN的轴向推力,配合镶了耐磨合金的铰接刀翼,既能啃动普氏系数8以下的硬煤,也能对付松软煤层。关键是机械扩孔的“力度可控”——通过调节芯杆推力,能控制刀翼张开的角度,硬煤就多用力扩大些,软煤就少用力防垮孔,不像高压水射流“一刀切”,遇到软煤就容易冲垮。

其次,它对钻孔深度“不限”。靠三棱芯杆钻杆的“接力传力”,多根钻杆连接时,芯杆前后顶推,能把推力传到100米以上的深处。李村煤矿的95#钻孔在110米处还能顺利造穴,证明它能适应中深孔施工,而传统高压机械造穴,钻杆越长压力损失越大,超过50米就很难保证效果。

再者,它对排渣介质“灵活”。有的矿区缺水,就用压风排渣;有的矿区怕扬尘,就用低压水。不管用啥,都能通过钻杆中心的水道或气道实现,不像水力化增透“离了水就玩不转”。这对西北干旱矿区来说,简直是“量身定制”。

更重要的是,它的“模块化设计”方便改造。钻杆可以换:三棱芯杆钻杆、三棱螺旋芯杆钻杆、多棱异型钻杆,根据煤层排渣难度选;扩孔器也能换:需要更大空洞就换张开直径500mm的,需要保护孔壁就换小一点的。就像搭积木,能根据矿区需求灵活组合。

目前,这款机械式煤层造穴泄压装置已经在潞安、兖矿等不同地质条件的矿区试过水,抽采效率都能提升20%以上。这说明,煤矿装备想“走出去”,不能只盯着一种工况,得像“变形金刚”一样,能根据不同环境调整自己——毕竟,适应力才是技术的“生存力”。


 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