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高压冒险”到“低压稳赢”:煤矿瓦斯治理的技术逆袭有多难?


发布时间:

2025-08-16

作者:

来源:

在煤矿井下,有个让工程师头疼的矛盾:想让瓦斯抽采效果好,就得把钻孔内的煤层空间扩大,但传统方法一容易出事故。

比如水力化增透技术,靠高压水射流冲击煤层,确实能打出空洞,但高压水会把孔壁冲得七零八落,煤层一垮,排渣通道就堵了。这时孔里攒着高压水和瓦斯,突然疏通就可能喷孔,浓度瞬间超限——这在煤矿里是致命隐患。

还有孔内高压机械造穴,靠高压泵给扩孔装置供能,钻杆接头的密封圈成了“耗材”,一天换三五次是常事。更麻烦的是高低压转换阀,靠弹簧调压力,经常“不听话”,要么压力不够扩不动,要么压力太大流了水,施工效率低得让人着急。

这些“高压依赖症”,直到“液压芯杆瓦斯增透装备”出现才被打破。它的核心突破,是把“高压驱动”改成了“机械顶推”。

具体来说,就是在钻杆中心装了根活动芯杆,扩孔时不用高压水,靠液力推进器给芯杆一个轴向推力。芯杆上的齿条带动刀翼上的齿轮,让刀翼像扇子一样张开,旋转破碎煤层。全程只用低压水排渣,压力1.5MPa就行,比家里的自来水压力高不了多少。

李村煤矿的现场试验,把这种“低压哲学”体现得淋漓尽致:45处造穴,排渣均匀,没一次喷孔。对比传统钻孔,瓦斯抽采浓度从78.6%升到87.4%,纯量多了30.9%。更关键的是,工人不用盯着高压泵和密封圈了,操作简化到“一键切换”钻进和造穴,单穴作业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。

技术逆袭的背后,是对煤矿现场的深刻理解:松软煤层最怕“折腾”,高压水会让煤层更松散,反而堵了瓦斯通道;而低压下的机械扩孔,既能造出足够大的空洞,又能保护孔壁,让瓦斯抽采速度加快。

现在看来,煤矿瓦斯治理的进阶之路,不是“压力越大效果越好”,而是“可控才是王道”。

关键词: